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

[轉載]真正的和平,唯有仇恨泯…

真正的和平,唯有仇恨泯…
2007/04/20
編按:北愛新教徒和天主教徒衝突卅年,奪走三千多條人命,雙方在美國斡旋下於1998年4月10日簽訂和平協定,而北愛政界人士休謨和特林波被視為是促成簽訂北愛和平協定的兩大功臣,同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因此也頒給了他們兩人。本篇文章是當時聯合報駐倫敦記者鐘雲蘭在休謨和特林波獲獎後,對兩人尋求北愛和平始末的報導,文章時間雖久,但仍值得參考。
【聯合報/倫敦記者鐘雲蘭】
糾葛經年的北愛蘭爾問題今年以來獲致多項突破進展,為全球日熾的種族宗教糾紛樹立了解決衝突的最佳典範;而全球矚目的諾貝爾和平獎今年頒給北愛兩族群最大政黨的領袖,而非居中協調的國際級政客,更加凸顯只有在當事族群本身捐棄仇恨成見,展現寬大的勇氣胸襟和遠見,才能真正獲致和平的精義。
特林波和休謨分別身為北愛兩大族群主流政黨領袖,在帶領族群走出敵對仇恨陰暗幽谷,迎向嘗試接納對方的開闊天空格外功不可沒,但是,若此項殊榮可以量化計數,以兩人投人北愛和平的時間和精力,天主教的休謨應比新教派的特林波分量重。這可從休謨在獲獎前曾兩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的事實得到佐證。他雖然代表相對少數的族群,但他的影響力遍及都柏林、倫敦、布魯塞爾和華府,無人能出其項背。
教師出身的休謨在一九七九年取得「以和平手段達成愛爾蘭統一目標」的社會民主暨勞工黨黨魁地位。他曾是一九七三年以桑尼戴爾和平協議為基礎的權力分享行政體的一員,親身體驗族群和平共處的重要性;而曾接受短暫神職訓練的背景,使休謨以宗教精神來推動和解運動。他說動服強硬的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一九八五年簽訂英愛和平協議,首度給予南愛對北愛事務的置喙權。一九八八年起,休謨開始與愛爾蘭共和軍政治羽翼新芬黨領袖亞當斯展開接觸;在兩族群敵對最深、流血殺戳最慘烈的九○年代初,休謨與恐怖份子握手曾引發極大的爭議,新教徒更視其為寇讎,但是休膜公開宣示不因批評而退縮。
休謨的基本理念是,北愛問題的根源不在英國的統治,而是居住在愛爾蘭島上兩大族群之間的分裂。他一方面勸服同具統一目的的共和軍放下屠刀;一方面遊說倫敦政客,北愛未來談判必須廣納各方參與。他常頂著一頭亂髮,風僕塵塵穿梭於都柏林和倫敦之間,終於促成英愛領袖在一九九三年秋宣布和平宣言,以及翌年秋共和軍繼之宣布首次停火。今年復活節談判桌上果然包括新芬黨和新教派的武裝團體代表;休謨堅持的包容原則終於獲得實現。而六月北愛自治議會議員選出後,身為第二黨領袖,休謨退居幕後,將同事推到台前出任副首席部長,充分展現不居功的政治家胸懷。
和休謨數十年如一日的投人相比,特林波踏入北愛和平進程毋寧帶著意外的成分。特林波在七○年代曾參加威廉克雷格所領導的極右派先驅黨,在轉入厄斯特聯盟黨後,仍堅持不對天主教派退讓的死硬路線。一九九五年特林波在未獲國會議員同僚支持下,意外出線當選厄斯特聯盟黨黨魁。為爭取黨內人心,在其後兩年的奧倫治遊行中,特林波率先與民主聯盟黨領袖培斯利聯袂領導隊伍,強行通過德倫克利天主教區,與警方發生著名的衝突對峙,此項賣力演出,終於贏得黨內主流的掌聲。特林波所屬政黨的中心原則是:北愛與英國的聯結絕不能減弱;但是,他也了解北愛不能走回暴力老路,遂開始與都柏林主要政黨展開會談。此項創舉固然觸怒了黨內的大老,但是特林波的策略是尋求南愛牽制愛爾蘭共和軍;他堅守不與新芬黨代表面對面的底線。
今年四月的多黨圓桌和平會議,特林波真正面臨歷史十字路口的抉擇:擁有各項優勢的新教派,應否放棄對北愛未來絕對的決定權?特林波內心掙扎交戰,一夜間多次來回於該黨總部和談判所在的史托蒙特古堡,最後硬著頭皮在和平協議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這個簽字決定,果然把特林波推入驚濤駭浪的政治風暴,國會同僚幾乎炮口一致表示反對,全黨瀕於分裂邊緣。特林波等於將自己的政治前途孤注一擲;幸好公投結果北愛人民決定擁抱永久和平機會,特林波成為北愛有史以來第一位首席部長。
兩個立場敵對的政客,帶頭領導各自族群共同堆砌和平工程,正為歷史立下永恆的標竿。
【1998-10-17 聯合報】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轉載]停滯的法蘭西--陳文茜

壹蘋果網絡
停滯的法蘭西

當他們躺著時,低聲歌唱;當他們坐著時,兩條腿伸過塞納河畔,懸在半空中;那一場自19世紀至今持續的大型時尚舞會,感覺仍未中斷…,迴音仍繚繞著。資本主義塑造的人類第一個大城市巴黎,到了2007竟驚覺自己已被全球化遺棄。 法國,在停滯的時間中,憤怒著。總統大選,充滿「誰愛法國」、「種族犯罪基因」的攻擊性字眼。普魯斯特與西蒙波娃,作夢都想不到今日的法國,如此反智。右派以反移民為主要訴求,左派以美麗的時尚女性進行包裝。法國擁有高於英國一倍半,8.6%的失業率,出口不如德國,全國25歲至65歲就業人口僅63%,工人一星期只工作35小時;這一次法國大選,極端選民的比率,高達25%人口,居全歐洲之冠。 當席哈克與密特朗在其任內,紛紛留下對殖民(布列碼頭博物館)與東西文明衝突(阿拉伯文化中心)的西方反省代表作時,法國對世界充滿敵視的新法國主義也同時增長。 法國不再是奇蹟創造者,它是歐盟創始國,也是最熱中全球化國度;但21世紀新一波全球化中,中國崛起,英德再崛起,唯獨法國倒下。法國經濟學家估算,再過五年國家赤字將拖垮法國財政,不到十年法國即將破產。法國莊園小地主相信黑人與回教徒移民,吃垮法國。左派則說「中國工人」拿走他們的工作;一個打扮纖細時尚的中國女孩,若遇白人乞丐乞討未遂,會被辱罵「中國妓女」。

除香水起司所剩無幾 法國在新一波高科技中,沒有任何代表作品。它的通信產業可能是全歐最糟,Air France 從台直飛巴黎,頭等艙18萬比長榮整整貴7萬。除香水、起司之外,法國時尚也正逐漸被倫敦、米蘭超越。在巴黎我和高行健聊天,他說法國人最害怕,有一天醒過來中國大資本買走法國香水上市的多數股票,法國淪為19世紀產紅茶的錫蘭,只是為中國公司打工的高級貨品產地。除需要特殊發酵的一千多種起司與美麗莊園外,法國所剩無幾。這是我們閱讀《山居歲月》中忽略的世界改變。普羅旺斯的紫色薰衣草與黃色油菜花田,甜美與靜雅的顏色,已擋不住法國沒落景象。我看著當地浪漫好客的莊園主人,想起中國明末清初園林文人雅士,太平天國戰鼓與大清沒落,只離一百年不到。他們致力於美食與所有跟美相關事物;吃一頓飯要三個鐘頭,下午喝一杯Expresso漫談又是三個小時,生命體會在心靈中茁生,沒人應該為工作而生活。法國的文化在這樣的傳統下,成高度文明的代名詞。兩百多年來,沒人拆穿,這一切得依靠法國是軍事強盛國家,從世界各地掠奪足夠資源與奴隸,供養高貴的法國莊園文明。16世紀崛起的全球海洋貿易,把自以為文明古國的中國打敗了,到了19世紀中國已是四處割地、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

物競天擇無永遠強國 而今新一波無情的全球化正逼近法國,我再度見證人類思考的愚蠢與停滯,法國今日高唱認同的《馬賽進行曲》,與義和團幾乎無異。他們恨中國工人奪走了工作,卻不知以法國工業的競爭力,沒有中國,也有波蘭、匈牙利等東歐的工人足以取代法國。歷史正是如此,沒有誰是永遠的強國;物競天擇,這不就是西方帝國文明的核心價值嗎?如今英法隧道打通,法國失業年輕人搭快車到倫敦找工作,不屑說英語的法國佬,被迫一步一步改變驕傲且浪漫的法國心靈。1789年大革命後217年,法國人再度震撼自己政治體制如此癱瘓。沒人知道法國未來。除了高唱《馬賽進行曲》。

陳文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