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

[轉載]《情緒的驚人力量》精選書摘

source: 天下文化書坊文摘報--第320期 2008/4/21(一)發行

《情緒的驚人力量》精選書摘
《情緒的驚人力量》導讀「真好看,對想讓生命更美好的人而言,這真是一本好書。」《情緒的驚人力量》作者愛思特‧希克斯在寫完這本書之後,忍不住說出這樣讚歎的話。這不是她的第一本書,她之前已經書寫了二十個年頭,這二十多年來,希克斯夫婦都在發揚「吸引力法則」,是當前許多知名作者(包括《祕密》作者朗達‧拜恩)的心靈導師,更是他們的思想源頭。但是,寫到這本書,卻讓愛思特有這麼深刻的感慨。甚至,她還覺得,在她出版過的書籍中,這是最創新、也最有影響力的書了。這本書,也是華文閱讀界與他們的第一次相遇。
把成功吸過來  《祕密》的大賣,讓許多人對「吸引力法則」耳熟能詳,也對思維創造現實的概念更加熟知。這本書讓大眾明白,整個世界就在我們的心中,只需要往自己的內在看去,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並在內心有強烈的慾望與感受,我們尋求了一輩子的東西,不論是財富、愛情、健康、寧靜等等,就會在世界中顯現,就會被你吸過來。
  然而,這只是一個開端,只是開啟了一整個重新認識世界跟自己的新視野。到底吸引力法則是怎麼運作的?到底思維是如何創造現實?怎麼樣在生活中落實?這跟我的生命關係是什麼?即使我不相信,吸引力法則一樣也會發揮作用嗎?
很多很多問號,很多很多疑慮。《吸引力法則》、《失落的致富經典》等書隨後出版,然而不止如此,還會有更多更多相關書籍問世的,因為,人們一定會想要更熟悉、更深入這個終於廣為人知的「祕密」。
「祕密」背後的驚人秘密
  首先,人們第一個應該知道的是「祕密」背後,其實還有祕密。而這個祕密,就是希克斯夫婦多年來一直試圖傳遞給人們的訊息。
  2007年2月,《紐約時報》上登出了一篇文章,開頭第一句話便是「在『祕密』背後還有更驚人的祕密。成千上萬看過『祕密』的人們……都不知道這部DVD有兩個版本。」這第二個版本,最主要的變動便是將愛思特出現的片段完全刪除。
  過去二十一年來,希克斯夫婦一直到處巡迴演講推廣「吸引力法則」,出現在「祕密」DVD中的許多人,也都長期聆聽他們所錄製的CD、閱讀他們的出版刊物。即使「吸引力法則」如地心引力,是宇宙的自然法則,並非是任何人所擁有的不宣之祕,希克斯夫婦也並非第一位寫出這個法則的作者。但是多年來,的確有相當多的人受惠於他們傳遞的教導,而他們也真正掌握了「吸引力法則」的精髓。《吸引力法則》的作者麥可‧羅西爾,就曾說過:「他們的教學讓我真正『懂了』。」因而,說希克斯夫婦是宣揚吸引力法則的宗師也不為過。  
情緒才是關鍵所在
  傑瑞‧希克斯在《情緒的驚人力量》中曾提到,他們夫妻倆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出現在「祕密」中完全消失,而是這樣的訊息傳播中少了關鍵的一角,會讓世人無法真正清楚地認識吸引力法則。
  自從吸引力法則廣為人知之後,許多人也知道要保持正面快樂的情緒,把好運吸過來。
  但是即使如此,多半時候,大家還是對情緒避而遠之,甚至視之為洪水猛獸,不時就對情緒充滿了負面的想法。
  也因此,有不少人在看過《祕密》及《吸引力法則》之後,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格外害怕,擔心自己的負面情緒不知會吸引什麼壞事,甚至因此乾脆當隻把頭埋進沙裡的駝鳥,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以為只要不理不睬就好。
  所以,愛思特在《情感的驚人力量》中要為我們揭示的有關情緒的驚人祕密是什麼呢?為什麼只要保持樂觀正面的情緒,就能將幸福成功吸引過來呢?
  原來,情緒其實是每一個人與內在的自己之間的差距。當我們感覺高興、快樂的時候,就是我們與內在自己的渴求相符的時候。當我們感覺生氣、憤怒、悲傷的時候,就是我們與內在自己相左的時候。
  愛思特舉了一個很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想像你正在享受美好的一天,吃飽睡足工作愉快,突然間有個員工來找你訴苦,抱怨跟其他員工的相處問題,然而你對所有員工的關心是一樣的,你越聽他說越覺得心情低落,雖然很同情他,但是你也想不出辦法,反而感覺越來越糟糕。
與這種情形類似的狀況比比皆是,我們每天都會在生活中遇到,很多時候我們真的是無能為力,遇到這類情形,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愛思特說,表面上我們不舒服的狀況是因為員工的抱怨所引起的,事實上,讓我們情緒不佳的原因是:我們當時的想法與內在自己的渴望背道而馳了。
  打從我們一出生,甚至在我們出生之前,我們的內在自己就完全明白自己這一輩子是為何而來,不管是在親情、愛情、工作或財富上,我們內在的自己都一直在給我們指引。這也是亙古以來,無論宗教、哲學、文學或任何心理勵志的書籍,都告訴人們要傾聽內在的聲音,都會說真正的寶藏埋藏在自己的心裡。
  可是,人們似乎始終難以掌握傾聽自己內心聲音的訣竅,甚至還經常忘了這個真理,而老是去尋求別人的建議,傾聽別人的意見,然後越聽越惶惶不安,反而更加不知如何是好。
  透過《情緒的驚人力量》中的解說,我們終於明白原來情緒只是反映出我們與內在自己合一的程度差距。我們一出生,就在一條生命河流上,這條充滿慈悲與智慧的河流會帶我們經歷所有一切,只要順著這條河流,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明白一切,擁有一切我們渴望得到的幸福與成功,也自然會知道自己這一生所為何來。而我們活著的每一刻,是順流還是逆流,能指引我們的羅盤就是我們的情緒。
順流生活,輕鬆不費力
  所以,我們這輩子唯一要學習的事情就是如何順流而活,活得理所當然,活得心悅誠服,活得歡喜自在。
  這也是為什麼《祕密》所掀起的這一波風潮,會不同於以往要人們努力追求的勵志書籍,只要人們保持歡喜心,只要人們正面思考,其餘就不需憂慮、不需汲汲追求的原因。也正是這一點,與大多數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與思考方式相違背,讓許多人覺得不敢置信。
  因為我們一直就沒學到過順流而活的真正智慧,不懂得放手之後根本不需要一搏,只要放下就會自在,只要順流,生命之河就會帶著我們抵達目的地。人們努力太久了,反而以為這才是硬道理,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活得如此輕鬆愉快,毫不費力!
  而這就是情緒的驚人力量,情緒,不是我們需要煩惱的部分,反而,透過情緒,我們才能了解自己想要達到的境界,情緒能指引我們方向,告訴我們與自己內在自己之間的差距。這是過去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的祕密,即使明瞭了要覺知自己情緒狀態的人,也可能不清楚為何要這麼做。
  當我們做與內在自己相符的事情,我們自然就會快樂,當我們快樂,就會做得更好。
  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千萬別因為慣性,不敢置信,就喪失自己順著生命之流活得喜悅、活得自在的契機。
  在這本書的第一部分,詳細地闡述了情緒如何帶領我們符合內在自己的需求、指引我們順流而活的概念,環環相扣,非常動人。
  如果剛開始,會覺得這樣的概念有點陌生,甚至讓你抗拒,不敢相信,也沒關係。這本書最特別、最貼心的地方就在於還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在第二部分的33個案例中,每一個人都遭遇過類似的問題,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案例。
  透過閱讀這些例子,每吸收一個新的想法,都會幫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活著的價值,更加明白如何不費力地順流而活,與內在的自己更緊密地結合,並且更加輕鬆不費力地生活,每一刻都在喜悅中活出自己。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Video] Macbook Air Ad

蘋果最新款筆電,超薄到可放進牛皮紙袋為其特色。
很喜歡這支廣告歌"New Soul" by Yael Naim

Sorry - Buckcherry music video

好聽~~

台灣健保制度成為美國取經對象

寄了一則新聞給你喔!!
------------------------------------------------------------
給您的留言:



台灣健保制度成為美國取經對象 - Yahoo!奇摩新聞
 

更新日期:2008/04/17 12:37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六日專電)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昨晚播放介紹台灣、英國、日本德國和瑞士五國健保制度的影片「世界各地的疾病」,今天獲得「華盛頓郵報」網友的熱烈回響,台灣實施健保的經驗,成為美國網友討論的重點。

  美國總統大選開打以來,健保制度已成為選民最關心的議題之一。PBS蒐集台、英、日、德、瑞士五國的健保制度,製作成長達五十六分鐘的影片「世界各地的疾病」,並於昨晚首次播放。

其中有關台灣健保部份佔八分鐘,強調台灣先用心檢討十幾個國家健保制度的優劣,再研擬出一套人人皆可獲得醫療服務、高效率的健保制度,台灣在健保方面所支出的行政費用可謂全世界最低。

  今天華盛頓郵報網站在「線上對談」節目,邀請網友針對PBS的影片進行討論。在一個小時對談期間,節目主持人瑞德共回答二十四個提問,其中有五個問到台灣,而且第一題即討論台灣。

  瑞德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說,台灣是一個快速由貧轉富的國家,並計劃採用富庶國家的健保制度,但為了公平原則,台灣選擇接近加拿大制度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

  瑞德說,台灣的健保是經詳細參考十幾個國家健保制度之優缺點後所研擬出來的,美國可以藉由檢視台灣,避免重蹈許多國家的覆轍。

  瑞德並讚揚台灣利用高科技製作之健保IC卡,其中記載病史可大幅降低誤診機率,且減少醫療文書作業時間,成本亦相對降低。

  美國將台灣與英、日、德、瑞士等先進國家並列,做為建立健保制度的取經對象,值得台灣驕傲。970416




雅虎資訊 版權所有 © 2008 Yahoo!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
中央通訊社 版權所有 © 2008 cna Inc. All Right Reserved.




快到Yahoo!奇摩新聞看最新的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您24小時的訊息來源
http://news.yahoo.com.tw/
版權所有 Yahoo!奇摩